發布時間:-
2022年11月3日,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宣布成立全球半導體氣候聯盟(SCC),目前已有超過60家跨半導體價值鏈創始企業會員共同響應參與,希望透過貫徹聯盟宗旨、加速產業生態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腳步。
SEMI是一家服務于全球電子制造和設計供應鏈的行業協會,它由60多家半導體創始成員公司建立。SEMI國際標準部高級總監James Amano告訴《國際電子商情》姊妹平臺EE Times,近年來,可持續發展已成為行業和SEMI 2,500名成員關注的焦點。盡管許多成員都有自己的可持續發展倡議,但SCC關注的是所有成員的聲音,而不局限于個人的聲音。
Amano介紹說,SCC項目由SEMI成員公司在2021年聯合啟動,SCC關注非氣候相關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問題。具體來看,SCC包含三個關鍵點:協作、透明度和目標。SCC將幫助成員企業在共同的方法、技術創新和溝通渠道上進行合作,以持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SCC的透明度以每年公開報告進展的形式來體現,包括了公開企業范圍1(Scope 1)、范圍2(Scope 2)和范圍3(Scope 3)的排放報告數據。
Amano指出,他們的目標是制定短期和長期的脫碳目標,到2050年達到凈零碳排放。SCC所有的創始成員都支持《巴黎協定》,并推動實現1.5℃目標導向轉型路徑的相關協定。“我們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和減少半導體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他補充說。
在不同的成員公司看來,SCC目標的實現具備不同的意義。比如,對于晶圓廠而言,提倡SCC可助力其達到節能目標。另外,可持續發展也會影響材料的種類和來源,因為其核心問題還是溫室氣體的排放。
SCC將致力于幫助組織的成員解決范圍1排放。范圍1排放為直接排放,即企業直接控制的燃料燃燒活動和物理化學生產過程產生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范圍2的排放為間接排放,是企業外購能源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包括電力、熱力、蒸汽和冷氣等;范圍3的排放則為價值鏈上下游各項活動的間接排放,覆蓋上下游范圍廣泛的活動類型。
Amano認為,范圍3排放是大部分供應鏈最大的挑戰。范圍3排放的來源多種多樣,比如材料的生產和運輸、廢物處理、員工通勤以及公司自有車輛的使用等,它被認為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
他還表示,SCC將尋求與其他協會、非政府組織以及投資界合作。“我們需要大家全部參與進來,這將推動整個價值鏈向前發展。SCC的協作性質將意味著所有參與者都能從共享的情報和實踐中受益。”
美光科技等SCC創始成員公司已經加大了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美光每年都會發布一份關于其ESG優先事項里程碑的進展報告。除了美光之外,應用材料也發布了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Amano透露,專注可持續發展的公司在過去十年里累積的減排已取得進展。
施耐德電氣也SCC的創始成員公司,它非常注重整個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最近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的基礎設施/結構會議上,施耐德電氣戰略計劃總監Carsten Baumann表示,可持續發展不再是“美好的擁有”,而是將更多轉變為“必須擁有”。
由于目前供應鏈面臨的挑戰,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解決供應商生態系統的復雜性,并注重透明度。施耐德發布了一個季度記分卡(2021-2025施耐德電氣可持續發展影響指數(SSI)計劃),作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承諾的一部分,施耐德還列出了從電子材料到水、電的使用,包括整個制造業的使用情況。
畢馬威(KMPG)的研究表明,企業正采取實際行動來衡量和減少對環境不利影響。該研究還顯示,可持續的商業實踐越來越被視為企業義務,成為了整個ESG戰略的一部分。
責編:Clover.li